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200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0届,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对此,贵州省红十字会主动争取、积极作为,把服务本次论坛作为围绕国家及我省中心工作,服务于国家及我省大局的一次契机与体现,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
为做好论坛期间的服务保障工作,贵州省红十字会成立由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秋莲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应急救护和志愿服务、宣传、后勤保障等多个工作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工作和制定方案,全方位参与论坛服务保障工作。这也是该会响应省直机关工委和省精神文明办号召,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一项具体举措。
3台“红十字AED智慧一体机”分布在论坛主会场、论坛展厅,且每台一体机旁均配备了2-8名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和具有一定英语交流基础的志愿者全程提供服务保障工作。
据了解,“红十字AED智慧一体机”由贵州省红十字会联合爱心企业贵州泓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集合AED应急救护、人脸识别、体温检测、志愿者参与、爱心慈善、智慧平台管理应用等系统平台,通过环境营造、物联技术应用为公众提供便捷的应急救护设备查找、应用和急救知识学习等服务。
贵州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邓守权表示,此次“红十字AED智慧一体机”在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展出,旨在向社会各界推广“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让“红十字救在身边”带动并提升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自救互救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超过54.4万人,大多是由于未能得到及时抢救。心跳呼吸骤停发生4分钟后,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而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进行救治,可大大增加患者存活的几率。
今年是中国红十字会确定的“应急救护推进年”。日前,贵州省红十字会向社会发出在公共场所推广“红十字AED智慧一体机”的倡议,启动在全省范围实施“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积极推动在机场、车站、党政机关、政务大厅、大型商超、银行、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配置“红十字AED智慧一体机”。此举采取“红会牵头、政府支持、企业捐助、万众参与”的方式,引导、动员爱心企业及个人参与捐助,并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带动更多市民学习急救、学会急救、敢于施救,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讯员 武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